聊聊雍和門前的一對銅獅子擺件
雍和宮原本是雍親王府,雍正皇帝死后才改為藏傳佛教寺廟,現在的雍和門便是由原來的王府府門改建而成的。在雍和門前一左一右擺放著兩只銅獅子,這兩只銅獅體量巨大,造型威武。仔細看的話銅獅和鑄銅底座并不是一體而是分開鑄造的,在底座下還有漢白玉須彌座,因此整體顯得非常高大威猛。
東側的是雄獅,腳下踩著一只繡球,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統一寰宇一統江山的意思。西側的一只是雌獅,腳下踩的是一只小獅子,寓意子嗣昌盛。小獅子四腳朝天,造型非常有趣。
銅獅的底座上刻有大清乾隆年造的年款,所以可以證明這對獅子應該是雍親王府改為寺廟之后才有的,因為乾隆就降生在這里,所以他對雍和宮有著特殊的感情。銅獅子有很多對,但刻有年款的并不多。
這對獅子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,無論是故宮還是頤和園的銅獅子脖子下一般都是獸銜鑾鈴,也就是掛著一個大鈴鐺,但是這兩只銅獅脖子下卻是掛了一排東西,其中包括三個大纓穗和兩個鑾鈴,這種造型在犄角君的印象里似乎只有香山靜宜園前的銅獅是這樣的。
獅子是中國宮殿、寺院門前常見的神獸。其實,在古代中國并沒有獅子這種動物的存在,是隨著佛教經由西域傳入漢地的神獸形象。雍和宮的這對獅子充滿著異域特色,作為皇家寺院的鎮守神獸和故宮的銅獅造型、規制完全一致。